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新闻中心
NEWS
个人病变基因
2024-12-16 13:10:05 作者: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 阅读量:

  人类微生物组是与人类形成共生关系的微生物群落。人类皮肤和黏膜系统表面存在多达1000种微生物,其中肠道微生物组最受关注。作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也是人体重要的微生物栖㊣息地,是对抗进入体内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个人病变基因。许多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失调不仅可能导致口腔疾病,还可能影响全身性疾病和整体健康状况。然而当前研究界对口腔微生物群的研究并不如肠道微生物群深入。

  近日,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韩敬东教授团队任雅、陈明旭、王子阳等在Life Medicine发表综述论文:Oral microbi㊣ota in Aging and Diseases,该文章分别介绍了口腔微生物的构成、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的关联、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及全身性疾病的关联、口腔微生物在人生历程中的变迁历程(尤其在衰老过程中)和通过干预口腔微生物的干预健康策略。该文章总结了口腔微生物与衰老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健康干预策略。

  口腔微生物组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口腔不仅是消化系统的起点,也是内部和外部环境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口腔微生物组在个体生命周期中不断变化,受遗传、环境因素如饮食和口腔卫生等㊣影响。口腔中的细菌种类繁多,且不同部位的细菌群落有其独特的组成和特性。除了✅细菌外,真菌和原生动物等也是口腔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局部和全身的健康。由于口腔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唾液迁移到消化道,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特别是在肠道微生物失衡的情况下,口腔微生物更容易在肠道中定植,并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这种现象与多种疾病✅有关。所以口腔微㊣生物的平衡对口腔及全身健康至关重要,失衡㊣可能导㊣致牙齿龋齿、牙周病和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微生物组的平衡容易受到破坏,因此了解其生态特征对疾病机制研究和抗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891年,威廉·米勒提出了口腔局部感染理论,认为口腔微生物感染不仅会导致口腔疾病,还可能传播至全㊣✅身,导致口腔疾病以及各种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研究的发展,口腔微生物组与多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了证实。口腔微生物群不仅与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口腔癌)密切相关,还与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早产、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更容易患上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并且口腔微生物还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导致妊娠并发症和神经系统疾病。总体而言,理解和管理口腔微生物群对预防和治疗多种全身性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口腔微生物组在个体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发生动态变化。婴幼儿时期以变形菌门为主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中年后以拟杆菌门为主,老年则表现为放线菌门的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多样性会发生变化。衰老伴随着㊣免疫功能障碍(即免疫老化)和慢性低度炎症(即炎症性衰老),而口腔微生物群失衡,尤其是在牙周炎等情况下,可能导致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老年人由于口腔健康状况不佳,更容易感染机会性病原体,如白色念珠菌,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全身性炎症,增加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口腔健康与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减缓衰老相关的健康风险。进一步研究口腔微生物组在衰老中的作用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总之,口腔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多态性是影响系㊣统性或慢性炎症以及疾病发展、治疗和预后的因素。因此,口腔微生物对人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慢性炎症是驱动衰老过程的关键特征,如果口腔微生物健康的恶化也㊣是衰老的驱动因素,亦不令人意㊣外。然而,尽管已有大量关于肠道微生物在衰老中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专✅门分析口腔微生物在衰老中的研究。随着高㊣通量深度测序和定量质谱技术的发展以及口腔微生物样本的易得,口腔微生物群的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将很快蓬勃发✅展。这些研究无疑将阐明口腔微生物与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内在和外在关系。同时,传统的细菌学研究对㊣于理解细菌基因功能、致病机制、细菌相互作用等方面特别重要。随着研究的深入,口腔微生物有望为衰老和疾病的临床干预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实际应用。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博雅教授。1997年获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学位。她在洛克菲勒大学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接受博士后㊣培训。2004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2010-2019年,担任中科院马✅克思-普克朗合作伙伴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19年,她成为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她的研究重点是分子网络的结构和动态推理,采用大规模实验和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网络的设计原理,发现衰老、癌症和干细胞发育等复杂表型是如何通过分子网络调控的。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9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优秀成果奖,2011年被评为Max Planck Fellow,2014年被选为MaxNetAfing Fellow,2016年获Faculty 1000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称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白血病的症状
下一篇:血液 英文